1.根据学校发展战略,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,统筹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;

2.研究国家、省、市人才政策,结合学校实际拟定人才工作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;

3.协调各学院(部门)制定学科人才需求计划,优化人才队伍结构;

4.负责高层次人才(如院士、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等)的引进工作,组织招聘、面试、评估及协议签订;

5.统筹全校教师岗位公开招聘,制定招聘方案,组织资格审查、考试考核及录用程序;

6.推进海外人才引进工作,拓展国际人才合作渠道,落实海外引才专项政策

7.建立人才信息库,跟踪国内外优秀人才动态,做好人才储备;

8.组织实施国家、省部级人才项目申报(如“兴辽英才计划”“省优秀专家”等),做好校内推荐和过程管理;

9.协调校内人才培育工程,支持青年教师成长(如学术导师制、访学研修、科研启动基金等);

10.推动校企、校地合作,搭建人才实践与创新平台,促进产学研融合;

11.落实高层次人才待遇(薪酬、住房、科研启动经费等),协调解决人才落户、子女教育等生活问题;

12.建立人才联络机制,定期开展人才座谈会、调研活动,收集反馈意见并优化服务;

13.组织人才考核评估,跟踪人才发展成效,提出激励或调整建议;

14.维护全校人才信息数据库,定期更新人才动态数据,为决策提供依据。

15.统计分析人才队伍结构、流动情况,形成年度人才工作报告;

16.规范人才档案管理,确保信息保密性和完整性;

17.宣传学校人才政策和优势学科,提升学校在国内外人才市场的影响力;

18.对接上级主管部门、行业协会及猎头机构,拓展人才合作资源;

19.组织或参与人才招聘会、学术论坛等活动,扩大学校人才工作品牌效应;

20.配合学校其他部门完成与人才相关的专项工作(如学科评估、博士点申报等);

21.完成上级部门和校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。